今年4月14日發布、自7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藥監局 公安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調整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的公告》中,第一條是“將奧賽利定列入麻醉藥品目錄”。這是自2013年以來,《麻醉藥品品種目錄》首次新增管制品種。那么,“奧賽利定”一詞從何而來?
奧賽利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9月9日公布的《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推薦目錄76》(INN Recommended List 76)采納oliceridine作為其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INN)。奧賽利定與阿尼利定(anileridine)、依托利定(etoxeridine)、嗎哌利定(morpheridine)、苯哌利定(phenoperidine)、丙哌利定(properidine)、三甲利定(trimeperidine)同屬阿片類藥物。除奧賽利定是新列管的藥品外,其余均被《麻醉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列管。以上物質都以“利定”為后綴,但是,它們與同樣以“利定”為后綴的苯環利定(phencyclidine)、乙環利定(eticyclidine)、咯環利定(rolicyclidine)不是同一類物質。后三種物質均屬于苯環利定類物質(又名苯環己哌啶類物質,氯胺酮即屬于該類物質),均被列入《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第一類管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2月31日發布的《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詞干手冊(2018年版)》(INN Stem Book 2018)的規定,-eridine、-clidine均為INN詞干,前者表示哌替啶類衍生物,后者表示苯環利定類衍生物。綜上分析,“奧賽利定”和“苯環利定”是兩類不同的物質,前者屬于阿片類麻醉藥品,后者屬于致幻劑類精神藥品。
奧賽利定由美國特雷韋納(Trevena)公司合成,是一種首創新藥(First-in-class)——偏向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可選擇性激活G蛋白通路而不激活β-抑制蛋白(β-arrestin)通路。與傳統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如嗎啡、哌替啶)相比,減少了阿片樣不良反應,如嚴重惡心、嘔吐、呼吸抑制和成癮性等。值得注意的是,奧賽利定只是“減少了”這些不良反應,在臨床應用中,仍需要注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它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和便秘。2020年8月7日,奧賽利定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商品名Olinvyk(音譯為“奧林維克”),用于治療中重度急性疼痛,適用于在醫院或其他受控臨床環境中短期靜脈注射使用,如在住院和門診過程中,但不適合在家中使用。2020年10月30日,美國禁毒署(DEA)發布一項臨時最終規則(interim final rule),規定奧賽利定用于治療成人患者嚴重到需要靜脈注射阿片類止痛藥的急性疼痛,以及作為《管制物質法案》附表Ⅱ物質替代治療效果不佳時的選擇。根據以上規定,奧賽利定事實上已成為附表Ⅱ物質(其濫用可能性高、被嚴格限制性地用于醫療途徑),管制程度僅次于附表Ⅰ物質。2021年6月11日,美國禁毒署發布一項最終規則(final rule),宣布將奧賽利定正式列入《管制物質法案》附表Ⅱ管理,生效日期為2021年7月12日。2023年5月8日,江蘇恩華藥業公司宣布富馬酸奧賽利定注射液(商品名:歐立羅)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準。近日,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查詢”數據庫中檢索,找到奧賽利定制劑4種,均為江蘇恩華藥業公司生產的富馬酸奧賽利定注射液,有1ml:1mg、2ml:2mg、10ml:10mg、30ml:30mg等4種規格。
《科學技術創新》雜志2018年第21期刊登的《Oliceridine藥品研究文獻綜述》一文,是筆者所見關于奧賽利定的最早的中文報道。其全文以oliceridine為名稱,未出現相關中譯名。福建醫科大學2020年碩士學位論文《右美托咪定與咪達唑侖在復雜消化內鏡診療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一文提到“奧利替丁(Oliceridine)”,這是筆者所見第一個指稱奧賽利定的漢語詞。《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21年第8期刊登的《奧塞利定》一文通篇論述了oliceridine,“奧塞利定”是筆者所見第二個指稱奧賽利定的漢語詞。《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22年第4期刊登的《偏向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進展》一文寫道:“TRV-130(奧賽利定)是全球首個且唯一上市的偏向性μ-阿片受體激動劑。”這是筆者所見關于“奧賽利定”一詞的最早記載。在中國知網數據庫進行全文檢索,以上3個詞的使用頻次都很低。
(作者系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