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4日發布、自7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藥監局、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調整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的公告》規定:“將蘇沃雷生、吡侖帕奈、依他佐辛、曲馬多復方制劑列入第二類精神藥品目錄。”這里的“依他佐辛”從何而來?
依他佐辛(eptazocine)由日本在1976年首次合成,屬于苯嗎喃(benzomorphan)類物質。世界衛生組織1981年5月9日公布的《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推薦目錄21》采納eptazocine為其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日醫工株式會社(Nihon lyakuhin Kogyo)于1987年將其上市,商品名“セダペイン”(英文名Sedapain)。該藥于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商品名“思達平”(セダペイン的音譯)。近日,筆者檢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查詢”數據庫,只檢索到1種依他佐辛制劑,即深圳萬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氫溴酸依他佐辛注射液,規格1ml:15mg(以依他佐辛計)。歷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都沒有收錄依他佐辛。
依他佐辛屬于阿片類鎮痛藥,其作用機制與阿片受體密切相關。在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內,阿片受體有μ(mu)、κ(kappa)、δ(delta)、σ(sigma)等多個亞型。激動μ受體可以產生強大的鎮痛作用,但也會產生惡心嘔吐、呼吸抑制、便秘、耐受性、成癮性等不良反應。嗎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均為μ受體激動劑,屬于強效阿片類鎮痛藥。激動κ受體可以產生溫和的鎮痛作用,對內臟痛的鎮痛效果更佳,同時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耐受性、成癮性等不良反應均較μ受體小。因此,κ受體激動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依他佐辛是κ受體激動劑和μ受體拮抗劑,屬于阿片受體激動—拮抗藥,適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療,尤其是癌痛及手術后疼痛。
截至目前,依他佐辛沒有在美國上市,美國也沒有將依他佐辛列入《管制物質法案》附表管理。我國將依他佐辛列入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后,它即成為法律意義上的毒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四十七條的規定,任何走私、販賣、運輸、制造依他佐辛的行為,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今年4月14日發布列管公告后,5月22日,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又發布《關于加強曲馬多復方制劑等藥品管理的通知》,要求在生產、經營、使用、進出口等方面加強對依他佐辛的管理,保證其醫療需求,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12月31日發布的《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詞干手冊(2018年版)》規定,-azocine是表示與6,7-苯嗎喃相關的麻醉性拮抗劑劑的詞干。如phenazocine(非那佐辛)、pentazocine(噴他佐辛)、metazocine(美他佐辛)等。
檢索讀秀學術搜索和中國知網數據庫可知,國家醫藥管理局醫藥工業情報中心站、國際醫藥服務公司編、1990年出版的《世界藥物指南》一書提到“氫溴酸依他佐辛Eptazocine Hydrobromide”。戴德銀主編、1994年出版的《實用新藥特藥手冊》一書寫道:“氫溴酸依他左辛 【別名】酚甲唑辛。”藍太富主編、1995年出版的《簡明實用藥物手冊(增補本)》一書寫道:“氫溴酸依他佐辛(Eptazocine Hydrobromide) 別名:氫溴酸艾普達唑新。”鄔能燦等主編、1997年出版的《藥名手冊》一書提到“Eptazocine益大索興”。吳晴齋主編、1999年出版的《英漢常用藥物詞典》一書提到“eptazocine依他唑辛”。以上是筆者所見關于“依他佐辛”“依他左辛”“酚甲唑辛”“艾普達唑新”“益大索興”“依他唑辛”等詞語的最早記載。以上6個詞語都是eptazocine的漢譯詞語,除了“酚甲唑辛”是半音譯半意譯(“唑辛”系zocine的音譯;依他佐辛化學結構含酚羥基、甲基,故“酚甲”系意譯)外,其余詞語都是全音譯。“依他佐辛”一詞何以流傳下來?這主要與“佐辛”有關。“佐辛”作為詞干,最早出現于浙江醫科大學圖書館試編、1973年出版的《英漢新醫藥名詞》一書提到“非那佐辛(止痛藥)”。受語言習慣的影響,以“佐辛”為詞干創造的“依他佐辛”更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
(作者系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