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3日公布的《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安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復方地芬諾酯片等藥品管理的通知》指出:“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復方地芬諾酯片、復方曲馬多片、氨酚曲馬多片以及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依托咪酯注射劑的濫用問題,且濫用人群以青少年為主,嚴重危害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這里的“右美沙芬”一詞,從何而來?
美沙芬(methorphan),有左旋、右旋兩種旋光異構體,兩者等量混合組成外消旋體。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由瑞士羅氏公司開發。世界衛生組織1953年10月9日《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建議目錄01》采納dextromethorphan作為其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1954年,羅氏公司獲得該藥專利,用于中樞鎮咳。1958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右美沙芬作為非處方藥出售,以此取代當時被濫用的另一種中樞性鎮咳藥可待因。
右美沙芬有哪些不良反應?《中草藥通訊》1972年第1期《鎮咳藥美沙芬》一文寫道:“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HBr)……長期服用沒有耐藥性或成癮性,有輕度打嗝,頭暈的副作用。”《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20年第3期《右美沙芬濫用現狀及應對策略》一文寫道:“超治療劑量下使用可引起欣快、幻覺和解離性鎮靜,右美沙芬濫用與依賴的現象逐漸在人群中顯現。”《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1年第2期《13例右美沙芬依賴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一文寫道:“右美沙芬被濫用的劑量很大,存在中毒致死風險。其依賴綜合征的表現與其他阿片類物質依賴的表現相似,依賴性呈中等強度,有明顯的致幻效應。”2021年12月16日公布的《國家藥監局關于氫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轉換為處方藥的公告》附件2《說明書安全性信息修訂要求》規定:“一、【不良反應】項 應包含:精神障礙:易激動、視幻覺、精神錯亂,這些不良反應在服用過量藥物的情況下更加明顯……六、【藥理作用】項 刪除‘長期服用無成癮性和耐受性’相關表述。”
檢索讀秀學術搜索和中國知網數據庫可知,《國外醫學參考資料·藥學分冊》1976年第5期《藥物分析》一文提到“右甲嗎喃”。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指稱右美沙芬的漢語詞。(日)高木敬次郎主編、李長格等譯、1981年出版的《藥理實驗法》一書提到“氯溴酸右美沙芬”。這是筆者所見關于“右美沙芬”一詞的最早記載。《國外醫藥:合成藥·生化藥·制劑分冊》1991年第1期《甲基門冬氨酸(NMDA)受體》一文提到“右美啡烷”。這是歷史上第三個指稱右美沙芬的漢語詞。鄔能燦等主編、1997年出版的《藥名手冊》一書提到“右甲啡烷Dextromethorphan”。這是歷史上第四個指稱右美沙芬的漢語詞。
右美沙芬是毒品嗎?1988年公布的《衛生部關于貫徹執行〈麻醉藥品管理辦法〉的通知》附件《麻醉藥品品種表》中有“左甲嗎喃levomethorphan”“消旋甲啡烷 Racemethorphan”。1996年以后的歷版《麻醉藥品品種目錄》均列管以上兩個品種。可見,自1988年至今,我國一直管制美沙芬左旋體、外消旋體,但從未管制其右旋體(右美沙芬)。這表明右美沙芬不是我國法律意義上的毒品。
那么,我國法律是怎么管理右美沙芬的呢?2001年5月18日公布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目錄的通知》將“復方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氫溴酸右美沙芬分散片”“美愈偽麻片”“美酚偽麻膠囊”“愈美片”等5種氫溴酸右美沙芬制劑列入非處方藥管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21年。2021年12月16日公布的《國家藥監局關于氫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轉換為處方藥的公告》(2021年第151號)規定:“將氫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由非處方藥轉換為處方藥。”并在附件1《品種名單》中舉例了11種氫溴酸右美沙芬單方制劑,包括普通片、分散片、咀嚼片、緩釋片、膠囊、顆粒、口服溶液、溶液、糖漿、緩釋混懸液、滴丸。值得注意的是,氫溴酸右美沙芬復方制劑仍屬于非處方藥。2022年11月30日公布的《國家藥監局關于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第一版)的公告》將“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納入禁止通過網絡零售的藥品清單。
(作者系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